走進日本關西最大服裝工廠:Ring Jacket 工廠巡禮

採訪/攝影 Mei Chiu

2018年5月,在合作了兩年之後,我們首次探訪了位在大阪貝塚市的Ring Jacket工廠,這裡距離於大正(1912-1926)、昭和時期(1926-1989)相當興盛的紡織聚落堺市(Sakai)和岸和田市(Kishiwada)很近,不過後來許多廠房為了追求更低的勞力成本,紛紛出走中國;又或者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倒閉,現在該地區已經不見當時的繁榮,據品牌業務經理笹本先生表示,Ring Jacket工廠是目前關西地區規模最大的服裝工廠。頂著烈日,我們在住宅區中,期望一睹它的風采。

人在真正看到一件事物之前,總會先以過去的經驗或偏見,想像接下來將接觸到的光景,當我們聽到「規模最大」時,原以為會像是科技廠那樣,有著整齊的廠房甚至園區,在園區內移動可能還需要交通工具輔助。但Ring Jacket的工廠,非但沒有任何品牌的標示,也沒有明確的圍籬,我們就在出了車站之後,跟著笹本先生的腳步,經過一間間民宅和茄子田,穿越條條蜿蜒小徑,聽到了機器運轉的聲音,我們才知道原來工廠到了。

Ring Jacket Kaizuka Factory 吊起來的紙樣,左邊是女生的版型,右邊是男生的
吊起來的紙樣,左邊是女生的版型,右邊是男生的
Ring Jacket 的工廠長村上先生
Ring Jacket 的工廠長村上先生

笹本先生說,Ring Jacket最早是由5位有著共同理想的訂製西裝師傅,於1954年一起創建的,在那個關西紡織業極度興盛的時期,許多公司的工廠都距離很近,彼此競爭,也互相學習,但最後連殞落也是一起:「當初Ring Jacket就是不想被影響太多,所以才在遠一點的地方設址。」

從創立開始就座落於此的工廠,總共由三個建築體組成,一個是打版和裁剪室、一個是接待客人的房間和工廠長的辦公室,另一個最大的則是縫紉與熨燙間,占地大概只有半個操場,廠房人數不超過100人,在此,他們打造了風靡全球的日本義式西裝。

一進到工廠,笹本先生首先帶我們去和工廠長村上先生打招呼,並請託他為我們介紹工廠及Ring Jacket的誕生流程。穿著普通短袖白襯衫的村上先生,微笑接待我們進入他的木造辦公室,聽到我們從台灣來,便興奮地用關西腔說著他曾經親眼見過歐陽菲菲的記憶,就像在商店街遇到的親切爺爺。

慈祥又幽默的村上先生,背脊直挺,健步如飛,完全看不出已經是個年逾七旬的老人家,擁有超過50年的縫紉經驗,Ring Jacket的每一件衣服版型和縫製,都要經過他的嚴格標準才能通過,再送到客人手中。

雖說Ring Jacket是偏向義式風格的西服,村上先生也曾經有為知名義大利西服品牌Kiton工作的經驗,但Ring Jacket並不像許多成衣廠一樣,買樣衣回去拆解然後照抄,也不會直接將過去的經驗原封不動拿來用,而是先進行日本最擅長的「脈絡解構」,理解了想要學習的風格為何能夠做到如此舒適瀟灑、再理解東方與西方人體型的差異,再進行改良,村上先生說,因為經歷了這一步,才讓Ring Jacket變成現在的成果。

「社長會告訴我他想要像義大利風格那樣,雖然公司有讓我去義大利考察學習,不過義大利人也不是省油的燈,真正重要的細節,他們根本不會教你,也不讓你參觀工廠,我們社長還千辛萬苦地一家一家拜託廠商,讓我們進去參觀,好不容易才有一家點頭答應,但一樣是只讓我們看皮毛,所以我看著那些工藝,回來想破頭,才終於讓我想到製作方法。」

Ring Jacket 工廠的版型印刷機
Ring Jacket 工廠的版型印刷機

在村上先生的帶領之下,我們首先進入版房,整間工廠的打版師,包含版房經理,一共僅有三人,以Ring Jacket這樣知名度的服裝品牌而言,這並不算很多的編制。

進入版房後,伴隨著大型印表機印製紙版的聲音,由版房經理為我們解說Ring Jacket舒適的秘密。男裝最重要的地方是肩膀,而Ring Jacket的靈魂也在肩膀,為了讓西裝穿起來毫無負擔,打版師們花了非常多的心力研究每一條線條、每一個角度、每一個數據,創造出微彎的肩線,以適應亞洲體型常出現的包肩和肩膀角度很大的問題。同時更讓版型前傾,門襟線條自然優美,解決了許多成衣在釦上釦子後,衣服會一直往上跑,造成胸前堆積布料、皺褶很多的狀況。

Ring Jacket 的版房經理表示,品牌旗下的服裝,為了解決亞洲人圓肩和斜肩的問題,特別將肩型調成優雅的曲度。
Ring Jacket 的版房經理表示,品牌旗下的服裝,為了解決亞洲人圓肩和斜肩的問題,特別將肩型調成優雅的曲度。

Ring Jacket成衣系列對外的宣傳口號,一直都是「猶如訂製服般的成衣」,除了那些實際感受過服裝舒適的人以外,對於行銷文案日漸麻痺的現代人,可能都會覺得這僅僅只是一個口號而已,畢竟現在哪一個品牌不會對外強調自己非常用心開發商品呢?

然而Ring Jacket的製程真的遠比想像中繁複,光是熨燙就要經過超過十次的熨燙,而且即便有很多機器輔助,但如果沒有專業的師傅運用巧手施以適當的力道推拉整形,完成的西裝也不可能會出現自然的蓬鬆圓潤感,穿起來也不會感覺輕盈。

從版房出來後,我們走到外頭的拉布區和裁剪室,為了讓裁床師傅工作進行順利,Ring Jacket砸下重金買了一台蒸氣整布機,運用高溫整燙拉平,因為被捲成綑許久,多少有點變形的西裝布料,笹本先生說,這就像是布料的溫泉一樣。

Ring Jacket版房經理為我們介紹砸重金買的拉布機,可以把捲起來很久的布,透過蒸氣拉直燙平,方便裁剪師對布花剪布
Ring Jacket版房經理為我們介紹砸重金買的拉布機,可以把捲起來很久的布,透過蒸氣拉直燙平,方便裁剪師對布花剪布
準備被裁剪的布料會先送至蒸汽機熨燙拉平,冷卻後再送到裁剪師傅手上。Ring Jacket Kaizuka Factory
準備被裁剪的布料會先送至蒸汽機熨燙拉平,冷卻後再送到裁剪師傅手上
負責拉格紋布的裁剪老師傅
負責拉格紋布的裁剪老師傅

燙整好的布會被送到裁剪間,共有兩位師傅負責裁剪,一位負責素色面料,另一位則負責裁剪格紋或條紋布料,裁剪完後,同部門的同仁會再進行整燙和檢查,然後這些裁片會被送去九州進行簡易疏縫,再送回大阪工廠進行縫合。

縫紉間是整個工廠佔地最大的空間,而且氛圍與既定印象完全不同,一般成衣廠內幾乎都是女性員工較多,不過Ring Jacket的工廠,卻清一色是年輕男子,只有少數幾位女性和年老的男性員工。村上先生說,很多日本的年輕男子,在大學畢業之後,才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是西裝,Ring Jacket畢竟是日本非常具代表性的品牌,對於傳道授業也相當大方,甚至每個月會固定對外開放工廠,讓對西裝有興趣的一般大眾到此,聽村上先生講課。許多時下知名的裁縫都是出師於此,如創立Corcos的Kotaro Miyahira。為了學習技術,這些年輕人不怕吃苦,而村上先生也絕對不藏私,所以在這間工廠內,年老一點的員工都是大阪人,年輕員工則來自日本各地。日本因為少子化而大量缺工的陰影,在這裡絲毫看不出一點跡象。

除了員工組成與一般成衣廠不同之外,這裡也沒有缺乏人性的時間壓力。快時尚最為人詬病的,正是為了求快而無所不用其極,不僅有完成一道車縫線必須在幾秒鐘之內達成的規定,有些甚至連員工上廁所都要計時。

衣服內的每一個摺邊都非常仔細的熨燙
衣服內的每一個摺邊都非常仔細的熨燙
一件西裝外套在這裡至少會經過10次的機器整燙,數十次的人工熨燙
一件西裝外套在這裡至少會經過10次的機器整燙,數十次的人工熨燙
熨燙後的領子
熨燙後的領子
等待下一次品管的衣服們
等待下一次品管的衣服們

而在Ring Jacket的工廠,儘管並不是沒有交期限制的壓力,但他們寧願把衣服做到最好,在意質量多餘產量,為了盡量能讓成衣接近全手工訂製的感覺,他們甚至把工廠機器的轉速,調得比業界標準還慢,因為速度慢,人的手才有辦法慢慢調整布料,賦予服裝一些必要但微妙的空間:「很多人都會覺得,好的衣服就是因為版型好,但其實不是如此,好的版型只是個開始,假如後面的縫製、整燙程序不夠認真,衣服也不會立體,西裝要立體,穿起來才會舒服,但要讓西裝立體,縫製時人手的微調就很重要,因為有些地方要收、有些地方要放。」

也因為如此,村上先生戲稱自家服裝,如果跟別的成衣西裝,一起掛在衣架上比較的話,自家的西裝一定比較難看:「其他成衣品牌掛在衣架或在人檯上都會很直很挺,我們的就是會有很多皺紋,這是因為衣架跟人檯都是硬的,缺乏彈性,但我們的衣服是做給人穿的,而不是拿來展示用的。」語畢,他年逾七旬的慈祥臉龐,流露出了滿滿的自豪。

完成品管的服裝
完成品管的服裝
Ring Jacket 西裝外套所有的釦子都是人工手縫的
Ring Jacket 西裝外套所有的釦子都是人工手縫的
縫製釦子用的工具
縫製釦子用的工具
袖衩、肩線、口袋疏縫也全都是人工手縫
袖衩、肩線、口袋疏縫也全都是人工手縫

 

 

 

 

【相關文章】

►「他的西裝哲學」日本篇:專訪Ring Jacket業務經理笹本先生